在医疗翻译的实践中,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:医生用专业的术语描述病情,而患者则以充满期待和不安的眼神望着我,这时,同情心作为翻译的“隐形”角色,显得尤为重要,它不仅是语言上的桥梁,更是情感上的纽带。
一次,我翻译了一位患有罕见疾病患者的病历,面对医生复杂的医学术语和患者家属的焦虑,我意识到,仅仅的准确翻译是不够的,我在翻译中加入了更多的情感色彩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,同时传递医生的关心和同情,患者的家属听后,眼中泛起了泪光,连声道谢,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同情心在医疗翻译中不仅是润滑剂,更是治愈的良药。
同情心也需谨慎使用,在医疗沟通中,过度的同情可能会让患者或家属产生误解或期望过高,反而影响治疗效果,作为医学翻译,我始终保持专业与同理心之间的平衡,力求在每一次翻译中都能架起一座理解与信任的桥梁。
同情心在医疗翻译中既是桥梁也是挑战,它要求我们既要有专业的知识,又要有敏锐的同理心,以实现更高效、更人性化的医疗沟通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