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异国他乡的诊疗室里,一位来自东方的“房东太太”因不明原因的腹痛前来就诊,作为负责其病历翻译的医学翻译者,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语言转换的任务,更是一场跨越文化与医学知识边界的挑战。
“房东太太”用她那略带乡音的普通话描述着症状,我一边倾听,一边在心中默默比对英文医学术语,试图找到最贴切、最不易引起误解的翻译,在这个过程中,我意识到“房东太太”对于“腹痛”的描述,虽日常却可能隐含着特定的文化背景——比如饮食习惯、生活环境或是心理压力,这些都可能影响病情的判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。
在翻译过程中,我特别留意了“腹痛”与“stomach ache”之间的微妙差异,前者更偏向于中医的笼统描述,而后者则指向了西医具体的解剖位置,我选择了后者,并附上了简短的注释,解释了“房东太太”可能的文化背景因素,希望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。
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作为医学翻译,我们不仅是语言的桥梁,更是文化与医学知识交流的纽带,在“房东太太”的故事里,我学会了如何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,又不失人文关怀地传递信息,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。
“房东太太”在医生的精准治疗下康复,她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,这次经历也提醒我,在未来的每一次翻译中,都要更加细心、更加敏感,因为每一个字句都可能关乎患者的健康与未来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