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的诊疗环境中,音响设备如背景音乐或患者教育视频的播放,初衷往往是为了营造舒适的治疗氛围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,甚至作为辅助治疗手段,其效果却是一把双刃剑。
适宜的音响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,提高疼痛阈值,促进康复进程,柔和的音乐被证明能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等“快乐激素”,有助于减轻疼痛感,加速身体恢复,对于需要长时间等待或接受治疗的患者而言,适当的娱乐内容能有效转移注意力,减轻等待的煎熬。
但另一方面,不恰当的音响使用也可能成为干扰因素,过大的音量会干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,影响诊疗的准确性;而与治疗环境不符的音响内容,如过于激昂的音乐,可能加剧患者的紧张情绪,适得其反。
医院在利用“音响”这一媒介时,需谨慎权衡其利弊,确保其真正成为辅助治疗、提升患者体验的得力助手,而非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