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连绵的雨季里,医院这个本就承载着生命重托的地方,面临着额外的挑战——雨天如何有效控制感染?
雨天,空气湿度大,不仅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温床,还增加了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,潮湿环境促使医疗设备、地面及墙面上的微生物更易存活与传播,尤其是那些难以察觉的真菌孢子,它们在湿润环境中尤为活跃,雨天往往伴随着人流增加,如急诊患者因意外受伤前来就医,其体表携带的湿气可能成为病菌的载体,增加院内感染几率。
面对这一挑战,医院需采取一系列精细措施:加强环境消毒频次,特别是对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的定期消毒;确保医疗设备的干燥与清洁,使用后及时晾干或消毒;鼓励患者及家属使用一次性用品,减少交叉污染;医护人员则需注意个人防护,如穿戴防水隔离衣、使用防水手套,并在雨天结束后及时更换因潮湿而可能失效的口罩。
更重要的是,雨天也是提升公众健康意识的好时机,医院可通过宣传栏、电子屏等渠道,向公众普及雨天减少感染的小贴士,如进门前抖落雨具上的水珠、保持手部清洁干燥等,形成良好的院内外共防氛围。
雨天虽是自然的馈赠,却也考验着医院的感染控制智慧,在这场静默的“湿”战中,每一滴雨都提醒我们,以科学为矛,以预防为盾,方能守护好每一份健康与安宁。
发表评论
雨天湿漉,医院静默战疫;感染控制线内外共守一方晴朗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