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支气管炎,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常在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时高发,其症状主要包括咳嗽、咳痰(多为白色或透明),伴有或不伴有发热、呼吸急促及胸骨后不适感,值得注意的是,该病虽名为“炎”,但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,而是由病毒、细菌、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或物理化学刺激所致。
如何快速识别?关键在于观察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,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,且痰量增多、颜色变黄或绿,伴有高热、寒战、胸痛等,应立即就医,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、老年人、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,即使症状较轻,也应提高警惕。
有效治疗策略包括:休息与保暖是基础,有助于身体自然恢复,药物治疗方面,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感染的急性支气管炎无效,但可选用镇咳药缓解咳嗽;若伴有细菌感染迹象,则需使用抗生素,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,可采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烟雾、尘埃等刺激,也是治疗的重要一环。
良好的饮食习惯与适量运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,促进康复,而预防方面,加强个人防护,如戴口罩、勤洗手,避免接触已感染人群,以及在流行季节前接种相关疫苗,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急性支气管炎虽常见但不容忽视,通过科学识别与合理治疗,可有效控制病情,促进患者快速康复。
添加新评论